于忠广:一个传媒人的真性情
于忠广,生于1977年,禹城市辛店镇西于村人。新闻学博士,资深新闻记者。2000年毕业于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中文系新闻专业,后考入中国传媒大学 (原北京广播学院)电视与新闻学院,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,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。
个人简历
于忠广,生于1977年,禹城市辛店镇西于村人。新闻学博士,资深新闻记者。毕业于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中文系,后考入中国传媒大学 (原北京广播学院)电视与新闻学院,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。历任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(CCTV―2)《经济半小时》栏目记者、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(CCTV―10)记者,采访拍摄大量新闻报道、电视专题及纪录片。
2007年底调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,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广播教研室副主任,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、记录片频道资深策划。
2008年至今,为天津、内蒙古、黑龙江、贵州、江西、河北等地各级广播电视台进行业务培训,应邀为北京市委党校局、处级干部进行政府新闻发言人业务培训,并为国内各级政府做政府公务员媒介素养专题讲座。
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新闻采访与写作、电视新闻、纪录片创作、政府与媒介关系,参与主持多项国家、省部级课题,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,出版专著《社会转型与对农广播》(中国广播电视传播社)、《电视新闻》(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)。
7月14日上午,记者来到素有 “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”之称的中国传媒大学,从西门进入,穿过一片小树林,一座古朴的建筑映入眼帘,满墙的爬山虎让人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丝丝清凉。在这里,记者见到了本期“德行天下”采访对象――新闻学博士、资深新闻记者于忠广。
于忠广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广播教研室副主任,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、记录片频道资深策划。个性爽朗、说话率直,初见于忠广,就从他身上感受到了山东人的真性情。
读书并非为了改变命运,而是改变自己
距离禹城市辛店镇大约一公里,有一个叫西于的小村庄, 1977年,于忠广就出生在这里。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,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子能够脱离农村、吃上“公家饭”。
于忠广的小学是在自己村里上的,当时村小学条件很艰苦,教室是危房,后来,学校不得不租了两间民房当作教室。两间教室、两个老师,一年级和三年级、二年级和四年级在一起上课。
那时于忠广并不觉得学校条件艰苦,反而觉得这样上课很新奇。他贪玩、调皮捣蛋,并不知道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,学习也许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。
但这个并不安分的员工却出奇地保持了良好的学习成绩。初中毕业时,学校大部分同学都上了中专,毕业后可以分配工作,他的父母也抱有同样的想法。然而,于忠广却有自己的主意,他想上高中,考大学, 1993年,他顺利考入禹城一中。
“上了高中,我也算不上一个乖孩子。”于忠广说, 1996年参加高考,第一天的考试结束后,他和几个同学跑出去喝酒,一直喝到深夜,以至于被学校关在了大门外。回不了宿舍,他们只好在附近酒厂的仓库里睡了一晚,第二天直奔考场。现在回想起来,于忠广觉得自己当时的行为是那么不可思议。
高考结束后,于忠广似乎并不像其他同学那样紧张地等待着最终的成绩。直到接到班主任老师的电话,他才知道高考放榜,并且自己考出了禹城文科第二名的好成绩。“报志愿时,对于考什么学校报什么专业,父母也不懂,没有人帮忙拿主意。”他从一本名为 《中员工数理化》的杂志封皮上看到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,于是就在报考志愿中填上了这所学校。但他却以几分之差与这所学校失之交臂,最后,于忠广被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新闻系录取。让他高兴的是,新闻学正是他喜欢的专业。 2000年,于忠广大学毕业,进入山东电视台工作。
如今再谈起自己的求学经历,于忠广有了不同的体会。他说,现在农村很多家长认为读书没有用,上了大学未必能找到好工作,未必能改变命运。但是读书学习并不是为了改变命运,而是为了改变自己。 “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眼界,至少,读书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自由。”
机会就在那里,但首先要敢于放弃
到山东电视台后,于忠广被分到新闻部刚创办的栏目 《新财经》。由于对股市、证券、金融等方面一窍不通,于忠广开始埋下头来从头学习,每天泡在股市里。
“在股市天天学习,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,不懂就问。”于忠广说,每天都盯着股市,把开盘收盘、交易情况写成老百姓看得懂的文字,还要和各种证券公司的人打交道,非常累,但特别锻炼人,后来甚至有证券公司的老总想挖他过去做证券。于忠广说后来能够进中央电视台,也正是得益于这段经历。
当时,中央电视台经常有记者来采访,由于不熟悉当地的情况,会有省台记者陪着他们采访,一来二去,他就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熟悉了,那位记者觉得他有能力、很能干,问他有没有想法去央视试一试。 “当时刚刚毕业一年,年轻气盛,当然想去中央台试试。”于忠广说,况且 《经济半小时》栏目是他几乎每天晚上都看的节目,可谓是他的 “偶像”。
“跳槽央视,是我毕业后做的第一次冒险的决定。”于忠广说,他跟当时的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,领导特别支持他,告诉他 “去吧,干好了就留下,干不好就回来”。现在回想起领导说的话,于忠广仍然很感动。
2001年,于忠广第一次来到北京。跟 《经济半小时》制片人见了面,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,就自己找选题,出去采访拍摄。一周后,他把自己做的片子一交,制片人说挺好。就这样,他被留下了。
没地方住,是于忠广面临的难题。当时有证券公司的老总告诉他,在一个宾馆给他订了一个房间,他可以长期住在那里,他偷偷问服务员,得知住一晚需要400多元。住了两晚上,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,他再也没去住过。 “不能无缘无故接受别人的恩惠。”这是于忠广一直坚持的原则。
当时单位在北京西站附近的一个小宾馆包了两个房间给新人住,但不是固定哪个床铺给某个人。于忠广只能趁别的记者出差的时候才能过去住,有时过去后发现床铺已经有人占了,只能出去花二三十块钱找一间地下室凑合一晚。
后来,于忠广从调查组调到访谈组,由于不喜欢访谈组的工作,再加上他想在北京有个户口,于是,他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。读研二的时候,有个师兄在科教频道做节目,由于刚成立不久,人才紧缺,于忠广加入了进来,一边读书,一边在电视台做纪录片。 2004年,于忠广研究生毕业,当时有两个选择摆在他的面前:一个是学校面试读博的机会,全院一共只有十几个名额;另一个是直接进央视,并且有编制。思想斗争了很久,于忠广最终决定,继续读书深造。2007年,于忠广获得新闻学博士,并直接留校。
记者与学者,两种角色间的乐趣
作为一名大学教师,于忠广的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新闻采访与写作、电视新闻、纪录片创作、政府与媒介关系,参与主持多项国家、省部级课题,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,为媒体业务改革和政府的新闻宣传出谋划策,并出版了自己的两部学术专著。
于忠广说,大学老师在时间上和思想上都是自由的,每周除了上两次课,其余的时间都可以自己支配,这也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在央视工作期间,由于工作需要,于忠广开始接触纪录片,并深深地喜欢上了记录片的拍摄。 “每拍一部片子,都会接触到新的东西,都要不断的学习,我喜欢这个过程。”随着拍摄的增多,于忠广渐渐地有了名气,不断地有人来找他拍摄。在实践中学习,并且不断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员工,对他来说是比获得名利更幸福的事情。“作为一个教新闻的老师,只有自己不断去做,不断去实践,才能把最好的知识带给员工。”于忠广说。
无论做什么,于忠广都力求做到最好。去年,他和团队去长春、哈尔滨等地拍摄纪录片 《日本关东军档案》,为了拍摄一个镜头,他找长春的朋友借了一部越野车,带领摄制组跋山涉水好几天到达中俄边境的东宁要塞。他说当时其实可以不去,但是既然选择做这个东西,就要做好它。后来,这部片子入围了金鹰节纪录片奖。今年1月份,为了拍摄国家的一个重点外宣纪录片 《钓鱼岛》,于忠广和团队跟随中国海警编队奔赴钓鱼岛巡航。在海上度过的几天时间里,摄影师晕船反应强烈,于忠广只能强忍着眩晕自己扛着摄像机拍摄。
既是记者,又是学者,于忠广在两种身份间自由切换,乐在其中。 “作为老师,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可,心里有种强烈的满足感。”于忠广说,每一堂课,他都认真准备,并且把它当成自己第一次上课一样重视。
除了在大学教课,从2008年至今,于忠广还为天津、内蒙古、黑龙江、贵州、江西、河北等地各级广播电视台进行业务培训,为北京市委党校局、处级干部进行政府新闻发言人业务培训,并为国内各级政府做政府公务员媒介素养专题讲座。
无论走多远,故乡一直都很近
直到去年父亲去世以前,无论多忙,于忠广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回老家待上几天。 “最近虽然回去的少了,但是对于家乡的感情一直没有变过。那么多朋友都在那里,这么多年感觉自己好像从没有离开过。”于忠广说。
虽然到北京已有14个年头,但于忠广最爱吃的菜还是家乡菜。在中国传媒大学附近有一家鲁菜馆,于忠广是这里的常客。他经常特意开车到这家店,打包几个山东大包子带回家,他觉得大包子里面有家乡的味道。
于忠广说,直到现在,还经常有人和他开玩笑,说他身上总带着山东人的一股 “土”劲儿,劝他要学得圆滑一些,但他觉得,这股“土”劲儿,正是山东人的优点和特质,他是 “不想改也改不了”的。
对于家乡最近几年的变化,于忠广由衷地赞叹。 “上高中的时候来德州玩儿,印象里只有一个新湖公园,而现在,德州开发区的环境真是太好了。”作为德州人,于忠广为此感到自豪。而在老家辛店社区,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,镇上也修起了公园,周围的许多村民住进了楼房。利用自己在媒体工作的条件,于忠广时刻想着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
于忠广说,很希望将来退休后,能回到自己的家乡生活。当记者邀请他为家乡题词时,他毫不犹豫地写下了下面的文字: “无论走多远,我都是家乡的孩子,祝愿德州的未来更加美丽、富强。”
本文系转载,作者为德州日报记者 刘平 王倩倩